
特点和优势:高效创新改进,效率再提升高10~15%。
结构:钢衬塑结构,配合金叶轮或塑料叶轮。
轴密封: 双端面机械密封、自平衡密封或动力密封,任选。


① 结构特点: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壳体,衬层厚度20~30mm;叶轮材质有2205耐磨不锈钢,316、304不锈钢(见右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 ② 密封形式: 双端面机械密封、Z型自平衡鼓形密封、K型动力密封。
③ 参数范围: 进口直径DN32~800,使用温度-20~90℃,流量10~8000m3/h,扬程70m以内。
① 适用介质: 一般腐蚀性、磨蚀性酸、碱类清液或30%含固量(体积比)以内、颗粒粒径小于2mm的料浆。
② 适用行业: 锅炉、窑炉、各种燃煤、燃气、燃油炉的烟气湿式脱硫、硫酸工业、环保污水、海水、工业废气处理等行业的介质输送。
5.1 剖面结构示意图 (以配双端面机械密封为例)
序号 | 零部件名称 | 材质 | 序号 | 零部件名称 | 材质 |
1 * | 泵壳 | UHMWPE+QT | 14 | 机封压盖 | HT-200 |
2 | 泵盖板 | QT | 15 | 机封垫块垫 | F26B |
3 * | 泵盖垫 | F26B | 16 | 机封垫块 | UHMWPE +A3 |
4 * | 泵盖 | UHMWPE | 17 | 机封垫 | F26B |
5 | O形圈 | F26B | 18 * | 机封组合 | SiC、2205等 |
6 | 进口哈夫环 | A3 | 19 | O形圈 | F26B |
7 * | 锁紧螺母 | UHMWPE +A3 | 20 | 轴承座 | QT |
8 * | 防转螺母 | A3 | 21 | 主轴 | 40Cr钢 |
9 | 止退圈/华司 | A3 | 22 | 油塞 | |
10 * | 锁紧螺母L垫 | F26B | 23 | 轴承 | |
11 * | 后泵盖 | UHMWPE +QT | 24 | 轴承侧盖 | HT-200 |
12 * | 后泵盖垫 | F26B | 25 | 联轴器 | HT-200 |
13 * | 叶轮 | UHMWPE +A3 |
注:序号后有“*”标志的为易损件,供用户采购备件参考。
5.2 立体结构示意图


6.2 K型动力密封结构简图及简介

带冷却水的K型动力密封结构简图
1.泵盖 2.叶轮 3.泵壳 4.密封盒 5.冷却水嘴 6.O形密封圈 7.密封盒盖 8.轴套 9.挡酸片 10.轴套垫 11.顶圈 12.K形密封圈 13.水封环 14.密封盒垫块 15.密封盒垫 16.主轴 17.叶轮垫 18.锁紧螺母L垫 19.华司 20.防转螺母 21.锁紧螺母
该密封主要由副叶轮(或副叶片)与停车密封(K形密封圈)组成。工作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封腔处于负压状态,从而阻止液体向外泄漏,此时停车密封不起作用。K形密封圈的唇口因负压而松开,与轴套产生一定间隙,减小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停机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停止旋转,密封腔由负压转为正压,停车密封开始工作,K形密封圈的唇口在压力作用下紧紧包住轴套,从而达到密封目的。
带冷却水K型动力密封用的冷却水为洁净的自来水,压力适宜在0.05MPa以内、流量约0.05m3/h,可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若不允许冷却水渗入介质内,可选用不带冷却水的K型动力密封。该密封的K形密封圈采用氟橡胶制成,主要适用于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料浆、含杂质的污水等腐蚀性介质。
6.3 Z型自平衡鼓形密封结构简图及简介
6.3.1 自平衡鼓形密封简介 该密封主要结构是在密封盒腔体中设置一个球形橡胶弹性圈(鼓形圈),顶推压紧动静环,鼓形圈外侧的腔体和泵腔内的液体相通,起到传递流体压力和内冷却的作用。该密封是结构简单、工作原理科学、功能完备的组合式密封,适用于输送含固量在20%以内的腐蚀性料浆或清液介质。 注意:该密封不推荐用于吸上工况(液位低于泵进口),否则可能因为负压过大无法吸上!
带冷却水的Z型自平衡鼓形密封适用于会出现泵机空运转的工况,例如脱硫循环泵沉渣堵管引起的泵机空转、调试阶段的空运转等。接通冷却水后可防止泵机空运转而损坏密封。因此我们提醒客户,如有可能出现以上情况的岗位,请选用带水冷却的Z型自平衡鼓形密封。 密封冷却水为洁净自来水即可,压力约0.05MPa,流量约为0.5m3/h。
该密封主要由副叶轮(或副叶片)与停车密封(K形密封圈)组成。工作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密封腔处于负压状态,从而阻止液体向外泄漏,此时停车密封不起作用。K形密封圈的唇口因负压而松开,与轴套产生一定间隙,减小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停机时,由于副叶轮(或副叶片)停止旋转,密封腔由负压转为正压,停车密封开始工作,K形密封圈的唇口在压力作用下紧紧包住轴套,从而达到密封目的。
带冷却水K型动力密封用的冷却水为洁净的自来水,压力适宜在0.05MPa以内、流量约0.05m3/h,可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若不允许冷却水渗入介质内,可选用不带冷却水的K型动力密封。该密封的K形密封圈采用氟橡胶制成,主要适用于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料浆、含杂质的污水等腐蚀性介质。
6.3 Z型自平衡鼓形密封结构简图及简介
6.3.1 自平衡鼓形密封简介 该密封主要结构是在密封盒腔体中设置一个球形橡胶弹性圈(鼓形圈),顶推压紧动静环,鼓形圈外侧的腔体和泵腔内的液体相通,起到传递流体压力和内冷却的作用。该密封是结构简单、工作原理科学、功能完备的组合式密封,适用于输送含固量在20%以内的腐蚀性料浆或清液介质。 注意:该密封不推荐用于吸上工况(液位低于泵进口),否则可能因为负压过大无法吸上!
带冷却水的Z型自平衡鼓形密封适用于会出现泵机空运转的工况,例如脱硫循环泵沉渣堵管引起的泵机空转、调试阶段的空运转等。接通冷却水后可防止泵机空运转而损坏密封。因此我们提醒客户,如有可能出现以上情况的岗位,请选用带水冷却的Z型自平衡鼓形密封。 密封冷却水为洁净自来水即可,压力约0.05MPa,流量约为0.5m3/h。

1.动环 2.动环垫 3.静环 4.密封盒垫 5.鼓形圈 6.密封盒 7.撑环 8.轴套 9.内衬圈垫 10.冷却水嘴 11.内衬圈 12.密封盒压盖 13.冷却水封 14.挡酸片 15.主轴拼帽 16.主轴 6.3.2 自平衡鼓形密封寿命长的原理

6.4 JZ2双端面集装式机械密封结构简图及简介
1、叶轮 2、后泵盖 3、密封挡环 4、机封垫块垫 5、机封垫块 6、机封垫 7、机封压盖 8、内冲洗水嘴 9、外冲洗水嘴 10、机封组合 11、定位板 12、固定环 13、主轴 14、叶轮垫圈
UHB-Z脱硫专用泵、脱硫循环泵,稀酸泵,适用于输送含固体颗粒物的浆液,特别是石灰浆液、泥浆液、煤渣液、矿渣液、废酸、污水等。 使用注意: 禁止密封腔内无水情况运行! 泵运行前,内、外冲洗水必须同时接通且为洁净水。外冲洗水自流通过即可,水压约为0.05MPa,流量约为5L/min;内冲洗水压大于0.3MPa即可,流量约为8L/min。停用时必须先关泵,再关冲洗水,内冲洗水的阀门也需关闭(防止浆液倒流)。

泵机在运行时,叶轮背叶片的离心作用使密封盒腔体中压力降至负压状态,受负压的吸力作用,鼓形圈径向膨胀,轴向收缩,作用于静环的顶推力下降,动静环之间的比压降低,处于负压接触状态下运行,只有很少的摩擦,磨损极少(我们有过6年不更换动静环的案例),因此密封寿命很长,而其它钢丝弹簧顶推的机封则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果弹簧压紧力低,则泵内压力升高时流体外泄,若弹簧压力增加,可防止高压流体的外泄,但却增加了动静环的磨擦,缩短了使用寿命,是一个很难处理的两难选择)。
6.3.3 开机不泄漏的原理 因为是内装式机械密封,动环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方向与液体的泄漏方向相反,液体受动环离心力的排斥,不能外泄,加之密封部位的流体是负压区,所以液体不会外泄。
停车时叶轮停止旋转,背叶片离心作用消失,密封盒腔体内压力由负压转换为常压或高压(水锤的作用),液体压力对鼓形圈的外球面产生汇压作用,使球体径向收缩,轴向伸长,顶推静环的压力增大,阻止了液体外泄,达到停车不泄漏的目的。
6.3.3 开机不泄漏的原理 因为是内装式机械密封,动环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方向与液体的泄漏方向相反,液体受动环离心力的排斥,不能外泄,加之密封部位的流体是负压区,所以液体不会外泄。

停车时叶轮停止旋转,背叶片离心作用消失,密封盒腔体内压力由负压转换为常压或高压(水锤的作用),液体压力对鼓形圈的外球面产生汇压作用,使球体径向收缩,轴向伸长,顶推静环的压力增大,阻止了液体外泄,达到停车不泄漏的目的。

双端面集装式机械密封有着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适用于目前绝大部分烟气脱硫循环岗位。其独特的内冲洗系统在提供润滑、冷却作用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固体颗粒杂质堆积在密封环上,延长了密封的使用寿命。
技术参数: 压力0~0.6MPa,温度-20~90℃,含固量≤20%,主体材质可以选择双相不锈钢或316L,动静环材质为无压烧结碳化硅。UHB-Z脱硫专用泵、脱硫循环泵,稀酸泵,适用于输送含固体颗粒物的浆液,特别是石灰浆液、泥浆液、煤渣液、矿渣液、废酸、污水等。 使用注意: 禁止密封腔内无水情况运行! 泵运行前,内、外冲洗水必须同时接通且为洁净水。外冲洗水自流通过即可,水压约为0.05MPa,流量约为5L/min;内冲洗水压大于0.3MPa即可,流量约为8L/min。停用时必须先关泵,再关冲洗水,内冲洗水的阀门也需关闭(防止浆液倒流)。









注:1. 表中轴功率为密度ρ=1时的轴功率,配备电机功率的选用应大于轴功率×ρ(介质密度);
2. 参考型号只是例举了一些常用的流量、扬程参数,实际型号根据客户需求的参数而定;
3. 本公司保留修正、调整性能参数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2. 参考型号只是例举了一些常用的流量、扬程参数,实际型号根据客户需求的参数而定;
3. 本公司保留修正、调整性能参数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9.1 泵的出口在左侧(从进口方向看)






注:1、表中基础安装尺寸(A/B/L2)保证与泵底座匹配连接;基础土建尺寸(L7/L8/H4)仅供参考,实际施工请以工程设计要求为准。
2、表中重量为配标准电机时的整机重量。
3、进出口法兰尺寸引用标准:GB/T 9116-2010 PN 1.0MPa。
4、300UHB-Z以上规格泵可配普通或高压电机,电机不同安装尺寸也不同。如需相关规格泵安装尺寸,请与宙斯泵业技术部联系确认。
5、此处备注适用于本说明书中所有的安装尺寸及重量表,不再赘述。
6、本公司保留修正安装尺寸及重量数据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10.1 搬运与安装
(1) 泵经长途运输到达工程现场,安装前应检查整机零件是否完好无损,紧固件应予紧固,检查泵轴与电机轴的同心度,如有移位应予以校正。
(2) 搬运时应以泵体及电机上的吊环为着力点,并要轻起轻放,不要有大的震动和撞击。 (3) 泵要安装在宽敞明亮、便于维护的地方,基础要求平整。 (4) 进出口管路的管径不能小于泵的进出口内径。为减少管道流阻、提高输送效率,配管建议大于泵进出口一个等级。 (5) 进出口管路应清理干净,应设重力支撑系统,泵不能承受管路重量,否则容易损坏; (6) 为方便检修与控制,泵进出口管路都应安装阀门。 (7) 泵进出口应安装补偿器,又称柔性管道接头。其主要作用是补偿输液管路因热涨冷缩或开机震动等原因引起拉伸、挤压、扭曲的应力,从而提高设备的可拆卸性能和使用安全性能。 (8) 出口管路距离长(高)的岗位,应在靠近泵的出口处安装止回阀,以防止停车时出口高压水锤对泵产生破坏力。 (9) 建议先紧固泵进出口与管路的连接螺栓,再紧固泵的地脚螺栓,以防连接管路时对泵产生拉伸应力而损坏泵机。 (10) 泵在安装过程中应经常用手转动联轴器,检查泵内有无摩擦及碰撞的异响。 (11) 泵的进口应尽量靠近液源,推荐采用倒灌工况,吸上工况需配虹吸桶使用;两种常见工况的安装方法如下图:

(12) 如下图,吸上工况要尽量减少进口管路的水力损失,不得装小于90°的弯头,90°的弯头不要超过2个;泵进口应设置滤网,防止大块杂质堵塞进口;进口管路连接螺栓要对角均匀拧紧,防止漏气;虹吸桶底部应设置底座用于承重,绝不能悬空安装;一泵配一桶,不能多台泵同时共用一只虹吸桶;如果是备用泵共用虹吸桶,泵进口前都应安装阀门。

(1) 运行前应先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运转是否灵活、有无异响,有异常情况应先予以排除。 (2) 检查泵的运转方向是否与标示箭头一致。检查电机转向时,切勿联接联轴器,防止电机反转损坏叶轮和泵体。 (3) 从轴承座上的油镜孔处查看润滑油(CD40#柴机油)的位置是否在标志线附近,太多应放掉一些,太少应加上一些。 (4) 检查密封冷却水的流量与压力值(参见密封结构简图与简介部分的要求),冷却水压力太高可能会造成冷却水泄漏、影响密封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5) 对吸上工况,需要将虹吸桶灌满,并确保进口管路及虹吸桶密封不漏气;池漕中液位到泵进口的垂直距离H应不超过2m(建议在1m以内,越短越好),否则可能无法吸上,并会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10.3 启动
(1) 打开进口阀门,使液体流进泵腔。
(2) 接通密封冷却水。
(3) 接通电源。 (4) 及时打开出口阀门(避免长时间逼压运行),并调节至额定的流量、扬程(严禁使用进口阀门调节)。
10.4 运行 (1) 泵运行中如有异响或其它故障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才能继续运转。 (2) 要经常检查泵和电机的温升情况。轴承的温升不应大于40℃,极限温度不大于90℃;电机的最高温升为90℃,极限温度不超过130℃。 (3) 当电机超电流时,应关小出口阀门以降低流量,防止长时间超电流运行损坏电机。 (4) 泵运行中密封冷却水不能中断;K型动力密封的陶瓷轴套,要严防升温后遇冷水,以免因温度骤降而开裂。 (5) 泵运行中要严防泵腔内缺液空运转(如池漕内液体已抽空、进口管路堵塞、低位池无法吸上等),接通冷却水的状态下空运转不得超过3分钟,否则会烧毁泵内部件。水泵空运转后严禁立即继续使用,应待泵及密封部位冷却后再使用。 (6) 泵在关闭出口阀门时的运行称为逼压运行状态,衬塑泵的逼压运行时间应尽可能减短,常温介质以不超过5分钟为限,高温介质最好不要超过2分钟。
10.5 停泵 (1) 关闭出口阀门(防止出口管路液体倒流产生水锤冲击叶轮,使泵机反转造成叶轮松动)。 (2) 切断电源。
(3) 关闭进口阀门及密封冷却水。
10.6 维护 (1) 定期检查轴承座内润滑油的油位,定期更换润滑油(新泵首次更换周期为一个月,以后六个月更换一次)。 (2) 保持泵机外部及环境的清洁,用水冲洗时,应防止电机受潮,冲洗后用布擦净泵机上的水迹。 (3) 对含固量高或容易结晶的工况,停泵前应用清水冲洗管路及泵腔,防止沉淀物或结晶造成堵塞。 (4) 低温环境下液体可能会冰冻,停车后应将泵腔内的液体放空,以防冻裂。若有结冰现象,必要时可加热水进去解冻,直到用手盘动联轴器能灵活转动后再启动泵。 (5) 长期停用的泵,除将泵内的腐蚀性液体放空外,还要用清水将泵体(尤其是密封部件)冲洗干净。最后将泵进出口封闭好,妥善保管。 (6) 使用虹吸桶的工况,要定期检查虹吸桶中的存液情况,如有不足应补满。
10.7 拆装顺序(参照本说明书中泵的结构简图与密封结构简图) 10.7.1 双端面集装式机械密封的拆卸顺序
(1) 拆卸机封前必须将定位板复位至卡槽中并拧紧螺栓,再松开固定环,否则需要重新调校机封组合。
(2) 拧下泵盖板与泵壳之间的连接螺栓,卸下泵盖板及泵盖。 (3) 拧下泵壳与后泵盖之间的连接螺栓,以及泵壳的底脚螺栓,卸下泵壳。 (4) 用专用工具,按叶轮工作时的旋转方向拧下锁紧螺母及防转螺母等;同样方向旋下叶轮(非螺纹型叶轮直接取下)。 (5) 先拧下机封压盖下的紧固螺栓,再拧下轴承座与后泵盖之间的连接螺栓,卸下后泵盖。 (6) 最后将机封组合、机封垫块、密封挡环等件取出即可。10.7.2 双端面集装式机械密封的安装顺序(详细安装方法另见安装指导图册)
(1) 将机封压盖、机封组合依次套入主轴。
(2) 将机封垫块放入后泵盖(注意两侧垫床),安装后泵盖组合使之固定于轴承座上。 (3) 用螺栓连接机封压盖和后泵盖组合,并对角均匀拧紧。 (4) 压紧密封挡环,查看其与机封组合间的间隙,通过增减机封垫床保证其间隙为1mm左右。 (5) 装上叶轮,套上华司、止退圈,用专用工具拧紧防转螺母,套入锁紧螺母L垫,用专用工具拧紧锁紧螺母。 (6) 装上泵壳,与后泵盖连接紧固;安装泵盖与泵盖板并拧紧螺栓。 (7) 拧紧机封组合上的固定环、拆下定位板,安装完成。10.7.3 其它 (1) Z型自平衡密封与K型动力密封的拆装方法另见安装指导图册。 (2) 安装零配件时应注意不要遗漏垫床。 (3) 将叶轮锁紧螺母拧紧后,检查叶轮与后泵盖之间的间隙,要求在2.5mm左右。 (4) 安装好泵盖后,从泵出口处检查泵盖与叶轮之间的间隙,应保证在2.5mm左右,高温介质用泵此间隙要求在3mm左右, 可通过增减泵盖垫来进行调整。